丹痧,又名“痄腮”、“发颐”,在现代医学中一般对应的是猩红热或某些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皮肤疹。中医觉得其发病多因外感风热毒邪所致,病位主要在肺卫和营血,治疗时需依据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。
1. 风热犯表型:此种类表现为发热、微恶寒、咽喉红肿疼痛、肌肤出现细小红色丘疹,舌质偏红,苔薄白或微黄。治法应以疏风清热为主,方剂可用银翘散加减。若伴有高热不退者可酌情加入生石膏等清热解毒药物。
2. 热入营血型:此种类病人除上述症状外,还可见到高热、口渴喜冷饮、神昏谵语等症状,舌质绛红,苔黄燥。此时应使用清营凉血法,可使用清营汤加减,并适合加入紫草、丹皮等活血化瘀药。
3. 毒邪内陷型:若病情进一步进步,则可能出现毒邪内陷的状况,表现为持续高热不退、烦躁不安甚至出现抽搐等症状。此时需要紧急处置,以解毒透疹为原则,方剂可使用犀角地黄汤加减,并视状况给予西药对症支持治疗。
4. 恢复期:疾病后期应注意调养脾胃,促进正气恢复。可用六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等健脾益气之品。
在具体应用上述策略时,还需结合病人的体质特征及随着症状灵活调整用药,并注意察看病情变化准时调整治疗方案。同时,在治疗过程中也要关注病人的生活护理和饮食调理,防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,维持情绪舒畅,有益于疾病的康复。
相关文章推荐